香港本地物流11月26日報道(文/戈登·布朗)現在是一個新的變革時刻,是我們思考世界各國、各大洲該如何通力合作的恰當時機。
我贊同中國領導人長期以來的信念,即發展國家之間的利益匯合點,建立堅實的共同利益基礎,並在此基礎上,在全球政治和經濟的大變局中,構建利益共同體。
摒棄三種管理世界的方式
我們必須明確:有三種管理世界的方式必須被摒棄,因為過去管理世界的方式,即華盛頓共識——一種主張自由化、放松管制、私有化和低通脹的經濟意識形態——甚至連華盛頓也不支持了。還有另外一個可能的未來,我稱之為PPN——即保護主義、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——帶來的是更多的關税、更多的壁壘和更多的孤立主義。這種防禦性的民族主義最近演變成了氣勢洶洶的“敵我對抗”的民族主義,把世界分裂為一個個孤島。
國際關係中的重要問題是我們能否為未來的合作找到基礎,以防陷入“一個世界、兩種體系”的境地。有人説到經濟冷戰,有人甚至説到經濟鐵幕,以戰略軍事競爭導致零和遊戲的角度,而不是以健康的經濟競爭和合作帶來正和遊戲的角度來看待世界,還有人談到“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”的大瓦解,説世界將演變出相互排斥、相互獨立的不同體系。然而,我們都清楚前進的唯一出路不是華盛頓共識,不是民族主義,也不是“一個世界、兩種體系”的未來,而是負責任的合作——建立基於“地球現實主義”的國家社會。